四部门:强化汛期农业防灾减灾,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

2025年5月10日,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,早稻陆续成熟,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。视觉中国 资料图
5月14日,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从中国气象局获悉,近日,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、应急管理部、中国气象局制定《2025年汛期科学防灾减灾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》(以下简称《预案》),指导各地有效应对汛期灾害性天气,切实减轻灾害损失,夯实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。
《预案》明确五项重点任务。一是防洪涝降渍害。有效调控江河洪水,全面排查整改风险隐患,实施受涝作物分级分类管理。
二是防干旱促生长。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,加强水库塘坝的蓄水保水,精准对接灌溉用水需求,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,加强雨情、墒情、苗情监测,积极推广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。
三是抗高温防热害。对干旱作物及时提水灌溉,对小麦开展“一喷三防”,预防干热风影响,减少高温热害影响。
四是防台风保安全。密切关注台风监测预报和风险滚动预警,台风来临前,组织农民抢收已成熟作物,及时排涝散墒,加强灾后田管,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。
五是防病虫减损失。加密监测预警,对重大病虫害及时开展统防统治、应急防治,严控大面积流行危害。
《预案》要求,强化部门协同配合,深化部门间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,增强工作主动性、针对性、创新性,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土壤墒情监测预报信息,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。强化防灾应急准备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农田防灾减灾能力。强化灾害监测预警,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,分区域、分类型、分作物开展全链条、精细化、定制式灾害信息预警服务,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,切实打通灾害预警“最后一公里”,确保做到预警信息到户、防御措施到田。强化减灾指导服务,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科学评估灾害发展趋势及影响,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单产提升行动范畴。